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在实景灯光秀中变身
编辑:亦蓝 [ 2012-10-10 9:49:14 ] 文章来源:舞台灯光网
上海开埠以来演出时间最长的大型都市实景灯光秀近日在原世博会中国馆南广场上演。这场时长约50分钟的灯光秀,将世博原址变成了一幅瑰丽的光影画卷,中外名家的书法绘画精品在中西合璧的抒情音乐伴奏下通过高科技精妙呈现,赢得在场中外人士一致好评。
从北京奥运到上海世博,大型实景灯光秀受到广大群众欢迎。一次性投入较高的灯光秀是否能复制呢?

上海超大规模都市实景灯光秀在“中国馆”上演
超越人海战术, 大胆用光作画
一幅巨型电子版《清明上河图》在大红色的中国斗拱建筑前徐徐展开,画中数百个人物动静自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骏马突然活了起来,跃出纸面;梵高笔下的《星空》也转动起来,一位中国舞蹈家在空中遨游……
这一次,我们试图超越传统文艺演出的人海战术,吸取了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以来的一批先进技术,把中外艺术家的作品用最具想象力的光与影呈现出来。上海市文广局艺术总监、实景灯光秀总策划滕俊杰说。
今年10月1日原世博会中国馆和城市未来馆正式变身为中华艺术宫和当代艺术博物馆,这场超大规模的都市实景灯光秀作为开馆庆典之一,将美术主题贯穿全场。
上海交响乐团在虚实结合的光影背景前奏响了《我的祖国》,伴随歌声,灯光秀顺次切换出黄河、长江、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共一大会址、万里长城等景观,巨幅画卷震撼人心。
在《望月怀古》、《收获金秋》、《色彩飞扬》等演出章节,中外名家名作被交替投影在巨型台阶和建筑墙面上,与都市景观融为一体,如行云流水,令人叹为观止。
演出进入高潮时,在原世博中国馆的空中花园九州清晏平台上,钢琴家奏响了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和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包括《蒙娜丽莎》、《母亲》等人们熟悉的中外名作出现在光影画卷中……
科技如何点亮艺术之光
如此大规模的灯光秀是如何实现的?总导演侯捷告诉记者,此次灯光秀利用了多达55台投影机,在现场宽205米、纵深近50米的巨型台阶和建筑墙体上实现了整体投影,其技术参数的精准度之高,超越了以往上海外滩等地实验的都市景观灯光秀。
与山水实景投影略有不同,在都市里最大的操作难题是建筑立面的不规则造型。侯捷说,观众熟悉的原世博会中国馆台阶是一个斜面、建筑主体表面也是凹凸有致、有棱有角,立体切面多,无法形成简单的平面投影效果,这在西方一些城市探索的都市实景灯光秀中也较少遇到。于是,专业技术人员为台阶和建筑墙体穿上了一层特殊的“膜外衣”,好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空中五环生成的原理。
此外,为了使投影成像效果达到最佳,仅现场专项测试就持续了一个月之久。据了解,上海幻维数码、北京峰尚世纪、北京水晶石、上海汝创文化4家国内领先的制作公司共同参与了此次灯光秀的幕后技术工作。
科技+艺术或将成潮流
从北京奥运到上海世博,高超的光影技术与文化艺术表演的融合已经形成了一股潮流,不过这样的大型演出投入高、成本大,往往很难复制。
滕俊杰分析,此类实景灯光秀的复制,其实也不难。一方面,国内技术正在形成核心竞争力,一批拥有专利的企业正在成长;另一方面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包括央视春晚等近年来也正不断增加高科技含量,从长远看,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将是一种大趋势。
上海广播电视台大型活动中心总监王磊卿介绍,待技术条件和演出实践逐步成熟后,关键的技术成本有望逐步减低,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到那时,精妙绝伦的投影往往只需存储在一个小小的移动硬盘内,操作也十分方便。
一台大型演出,一个负责人可以随身携带,这样的情形正在变为现实。他说。
文章来源:舞台灯光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有意与本网合作者请与我们联系。未经《舞台灯光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