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第三大经济支柱的崛起之路
编辑:亦蓝 [ 2012-9-28 11:07:37 ] 文章来源:舞台灯光网
番禺,一个孕育了我国珠宝和动漫的先驱之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一个名为“易发商场”开辟出了番禺的另一条经济发展之路——舞台灯光音响。
没有技术,没有产品,没有市场。只有廉价的水运,只有毗邻时尚之都香港的地理优势,只有一些思想前沿的华人华侨。在满足了物质生活之余,精神生活需求日益扩大,这给易发商场的发展注入了催化剂。南中国的第一家歌舞厅在这片土地上孕育而生,标志着我国的演艺设备行业进入了导入阶段。
“如果说番禺是演艺行业的鼻祖,或许很多人不了解。但是提及易发商场,大家一定是耳熟能详。”再谈及番禺演艺行业的起源时,番禺贸促会演艺行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廖科飞这样说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易发商场发展起来了,一夜之间500多家个体户入驻易发商场。对于当时中国的市场格局而言,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由于没有技术,没有自主研发的能力,产品都依赖进口。廖科飞说道:“不是所有的人都买得起进口货,于是价格昂贵的问题日益凸显。很多大胆吃螃蟹的人,开始萌生了‘为什么我们不自产自销?’的念头。于是易发商场的先驱们自发的组织起来,进口了几台演艺设备,做起了研发。有人生产调音台、有人生产功放、有人生产均衡器、有人生产舞台灯光。最初的演艺行业就这样干起来了。”
到1990年至1996年期间,是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95、96年,短短两年间,卡拉OK、KTV、歌舞厅等娱乐场所遍地开花。娱乐业的快速上升,刺激专业灯光音响的需求急剧上升,从带动了这个行业的第一次飞速发展。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行业的不成熟、市场空白带动产业的发展,两方面的因素综合,必然引来行业的局面的混乱:大量生产企业、经销商、工程商涌现;品牌混战、品质良莠不齐;行业法规不健全;价格不透明;消费者缺乏产品知识。
1996年到2001年整个行业进入了行业洗牌阶段。加之1998年的金融危机,一些实力欠缺企业的大量倒闭,加快了行业洗牌步伐。锐丰音响便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诞生,锐丰相信,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力量研发出自己的产品。
虽然2003年上半年遭遇SARS疫情,专业灯光音响的发展经受重大的影响,但是随着疫情时期的过去,文化演出市场的需求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呈强势增长,2003年下半年立刻迎来了一个销售旺季,经验证,2002年-2003年专业灯光音响的发展稳中有升。2003以后,专业灯光音响行业继续稳步上升;2002年-2005年,中国音响的市场增长率已经高达25.8%!
如今的演艺行业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涌现了一大批有实力、敢于与世界品牌角逐的民族品牌,如锐丰音响,珠江灯光等。番禺灯光音响企业532家,解决了8000个就业岗位,年产值达150亿,占据整个行业年产值的1/4。引导我国演艺行业的稳定健康的发展。
文章来源:舞台灯光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有意与本网合作者请与我们联系。未经《舞台灯光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