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灯光网】 舞台灯光行业门户网站 服务热线:400-6789-360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 繁體中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3G | RSS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投稿 |
![]() |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企业名录|品牌专区|技术学园|行业展会|商机信息|灯光设计师|人才招聘|搜索中心|行业论坛 产业观察|人物访谈|企业动态|技术动态|会议信息|新品快讯|应用案例|灯光资料库|招标信息|专业音响|LED显示屏 |
近些年,各类演出遍地开花,其数字舞美多追求高投入、大制作、全景式。许多演出动辄3D技术、水幕装置,要不就是纱幕投影、建筑投影,让人眼花缭乱。更有甚者,有的晚会数字舞美花费已占总投入的70%。深层根源在哪里?
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副团长郭瓦加毛吉指出,晚会都讲究大制作、大场面,舞台浪费的背后是形式主义和奢华攀比的不良风气。
据了解,一台晚会的组织基本构成是:创作组、制作组、演出组、宣传组。正常演出投资情况下,不同演出有不同分配模式,但基本上是三等分:主创费用占30%,各种演员花销占30%,数字舞美占30%。但是,实际演出中数字舞美经常超支,很多支出成了“返点”的费用。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些一次性的文艺活动,尤其是政府投资的超大型文艺活动,规模越大,水分越多。
“舞台搭建是最容易有猫腻的地方,每一个道具多报100元,1000人的晚会就能"结余"10万元。”一位数字舞美师透露。
专家认为,刹住舞台奢靡之风,既需要艺术家、管理者、制作者的自律自觉,也需要从体制机制入手,让每一项投资都有监管,每一个项目都有审计,“尽快对数字舞美和舞台进行必要监督,成为当务之急”。
资深策划人任卫新说,杜绝演出的数字舞美浪费,要从源头抓起,造成这个问题的深层原因还在体制上。一些晚会由政府买单或拨款,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当然不心疼。
郭瓦加毛吉建议,应从政策和制度上加以规范约束,精简晚会数量,控制晚会规模和预算,严格申请报批,并且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可操作的审批标准和系统的管理、监督和问责机制,“这样既能保证文艺晚会正常举办,又能遏制住攀比浪费的情况出现。”郭瓦加毛吉说,最奏效的做法还是要出台政策,不准办由政府买单的文艺晚会。仲莲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