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演出为何偏爱大制作?
舞台灯光网舞台灯具资讯 更新时间:2012-8-9 10:18:16 编辑:亦蓝 [
大
中 小 ]
自从美国好莱坞分账大片进入中国之后,不管是电影拍摄还是舞台艺术乃至各种大型活动的开幕式,如果不是所谓的大制作,当导演的似乎都难以启齿、无颜见人。舞台上不搞个声光电俱全,就觉得对不起观众。连进京演出的剧团为了拿奖,纷纷显示投入的巨大、制作的奢华,哪怕是平常可能都揭不开锅了,东拼西凑也要请个腕儿级舞美进行豪华设计。这就像有的人实力不济,却非要整几件爱马仕、LV硬充门面一样,有时还是B货,不仅看起来不排场,而且可能会起反作用。
所谓大制作,其实就是通过大投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舞台进行浓墨重彩设计包装的一种做法。当然这也包括用重金请来的导演,但最终是以华丽的舞台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戏在近些年的舞台上是越来越多,具体表现为: 一是景大,在舞台上硬景甚至能占三分之一或者更多,模拟写实,惟妙惟肖。如,昆曲《牡丹亭》中真是摆上雕楼画栋的飞檐亭台。二是用现代科技,像大多数综艺晚会一样,大屏幕已经成了舞台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越剧《柳毅传书》的舞台上大规模地运用了LED屏幕,放眼望去,几乎只见舞美不见人。LED天幕营造出来的“龙宫”的确非常震撼,但最终观众只是感觉在炫目的效果下品尝了视觉盛宴,而演员到底演了什么却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奇招怪招迭出,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在京剧《霸王别姬》中霸王项羽居然把一匹真马牵上了舞台,还有的戏把真车开上台的,让人感觉这不是演戏,而是在拍电影了。
可能有人会说,随着科技的进步,舞美设计也要与时俱进。确实,人类表演从露天到有舞台,从只能在白天演出到有了照明之后夜晚也能观赏,从灯光简单地照亮舞台到营造戏剧效果,舞台美术时时都在进步。但是,干什么事都不能过犹不及,舞台设计也需量体裁衣,否则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这些年重装的舞台设计,大多出于话剧、歌剧舞美之手,即使是戏曲舞美设计师,其教育和训练的背景也与西方的舞美体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从写实的角度出发来设计舞台,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若把生活实景搬到舞台上也不为过。并且,话剧、歌剧演员的舞台表演动作与生活中的行动并没有严格的分野,在这种环境中表演,演员也不会有特别不自在的感觉。
然而,当这种叠床架屋的舞美设计付诸戏曲舞台时,给观众的是一种渐行渐远的感受。戏曲理论家阿甲说过,戏曲的艺术特点是“无穷物化时空过,不断人流上下场”,“虚拟的时空, 严格的程式, 写意的境界”是其主要规则。在舞台上,演员的表演要“团团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跑圆场。如果舞台上堆满了装置,搭建了高高低低的平台,演员在台上虽不能说一定会磕着脑袋、崴着脚,但肯定会被阻隔了流畅的表演,在满是支撑点的舞台上难以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本来宽敞的舞台变成逼仄的空间,演员失去了开阔的创作平台,观众也没有更大的想象余地。
也许有人会不服气:把舞台装点得美轮美奂,既宏大又养眼,可能还会增加票房收入,有何不好?可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味折腾舞台,不在剧目、表演上下功夫,最终只是昙花一现。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伴随着西方舞台的引进,上海颇为流行机关布景,以表现离奇景象和迅速变换场为特征。欧阳予倩在回忆录中说:“侦探戏全靠化妆和机关布景,新舞台对于机关布景特别讲究,所以极其卖钱。”(《自我演戏以来》)粤剧在早期为了吸引观众,也在舞美设计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除了机关布景的运用外,由于不少粤剧演员是电影、戏曲兼擅,所以就把拍电影的景用在舞台上。到了1940年代,广州还出现了“大片新戏”,以瑰丽新奇的舞台布景为号召,也可以说这是现在中国舞台大制作的鼻祖,由于过于商业化,一些噱头玩过之后,最终还是遭到观众的唾弃。
在当今中国,舞台艺术尤其是戏曲表演艺术经济效益远不理想,如果不是政府买单或大企业支持,这种大投入的舞美制作实在是美不起来,并且,这种舞美制作往往是为评奖而生,为特定的大舞台而设,如果到乡村基层演出,基本派不上用场。规模不大的剧团对此真是食之难咽,弃之可惜。
目前极力主张舞台要大制作的,大多是一些既得利益者。有些是导演,有些是舞美设计师。大制作动辄上百万元乃至数百万元的经费可以为他们带来不菲的收益。而如果你要讲戏曲是写意的艺术,舞台要灵动和简约,经费肯定会如清汤寡水,有谁会感兴趣呢?某媒体采访业内人士称:大制作背后有潜规则。现在有些演出号称大投资、大制作,但实际上真正花在演出本身的费用只不过60%,其余的40%都以各种回扣的形式被人分走了。这大概是有人聒噪大制作的主要动力吧!
更多相关:
文章来源:舞台灯光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